• 注册
  • 查看作者
    • 访著名艺术家 、收藏家、鉴定家皮学齐

      张运祥 吴承队

        几年前就听说,有个叫皮学齐的人,集文物艺术品鉴定师、东巴文书画艺术家及古钱币研究专家於一身而享誉国内外。在今年酷热难耐的夏日,我们采访了皮学齐先生。

        初次见到皮学齐,感觉很平常,普通装束,一米七左右的个头,50多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一位国家认证的艺术品“三高”鉴定师

        2005年8月27日下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国家职业认证考试中,有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接受台上5位陶瓷专家的实物考试。上午,他通过了中国古陶瓷鉴定的理论考试,下午,他又来到中国古陶瓷的实物考试现场。

        主席台上的专家们每人面前放着一件古陶瓷器,分别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器型,不同的窑口,不同的制作工艺。这位中年男子走到每个专家面前,拿起被鉴定的器物,对每件实物的器型、工艺、胎质、釉面、圈足、口沿、纹饰等各个部位进行仔细观察,然后低下头用手指轻轻地叩击器物,最后接受每位专家的逐一考问。当最后一位专家考问结束时,四川大学陈德福教授握着这位中年男子的手高兴的说:“祝贺你,通过了。”这位中年男子就是来自山东枣庄的皮学齐。经过十几年来的艰苦努力,他已通过了珠宝玉器、书画、古陶瓷、铜器钱币及杂件鉴定估价师的国家资格认证考试,并成为国内经国家认证考试取得三个艺术品鉴定评估高级资质的第一人。

        上世纪90年代初,皮学齐开始学习文物艺术品的鉴定。他利用业余时间参观了国内外几十座大型博物馆和文物商店,并参加国内外几十次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会、拍卖会,虚心向专家们学习和借鉴,以此来提高自己在文物艺术品鉴定方面的能力。多年来,他先后购买了数万元文物艺术品鉴定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利用业余时间修完了《中国陶瓷史》、《陶瓷工艺学》、《中国货币史》、《中国历代货币》、《古钱币鉴定》、《中国历代玉器》、《书画鉴赏》等课程。

        为了深入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打好扎实的功底,皮学齐先后到过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学会拜师学习。为检验自己的鉴定能力,他报名参加了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认证考试,先后考过了古陶瓷、书画、青铜器三个高级职称,只有珠宝玉器方面是中级。

        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闫振堂了解到皮学齐的情况后,书给他一幅对联:“学高学齐,再接再厉”。

        首位走上拍卖场的东巴文书画艺术家

        2010年8月29日,在安徽省图书馆举行的九乐《中国书画名家精品》拍卖会上,有一幅既像书法又像绘画的东巴文书画作品《为和平祈祷,为每个善良之人祝福》参加拍卖。拍卖前,拍卖师作简要介绍:这是我国著名书画家,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首位国家认证文物艺术品“三高”鉴定师皮学齐先生的力作,也是国内外东巴文书画的第一拍,机会难得。引得三位买主竞价,最后以11200元人民币价格成交。通过这次拍卖,既宣传了古老东巴文化的深厚内涵,体现了东巴文书画的历史价值,又使皮学齐一举成为中国首位走向拍卖市场的东巴文书画艺术家。

        皮学齐自幼苦临书法众帖,采百家之长,在书海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到云南丽江旅游,意外发现东巴文书画的绝妙之处,了解云南边陲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少数民族。从那时起,他喜好上了东巴文书画艺术,苦学东巴文字,苦练东巴文书画,终有所成,他的东巴文书画作品得到了社会认可和爱好者的青睐。

        皮学齐介绍,东巴文创始于唐代,大约有1400多个单字,是一种表音表意的图画象形文字,为居住在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纳西族使用的文字。其文字形成十分原始,比甲骨文还要早,属于人类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东巴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和使用撰写经典,即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纳西话叫“司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即见木画木,见石画石。由于这种文字由纳西族的东巴(智者)所掌握,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东巴文弥足珍贵。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由本民族使用着的表音表意图画象形文字,已经成为人类文字起源活的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了数码记录。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古老的文字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珍贵的一项文化遗产,亟须保护发掘。

        皮学齐用自己扎实的书画功底,展现了古老东巴文的艺术魅力,宣传了纳西族的历史和文明,增进了国内外对纳西族的了解,扩大了东巴文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东巴文的关注。

        中国第一部钱币之最专业论著

        2012年11月1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冯立升博士、清华大学图书馆张效光研究馆员,热情接待了两位来自山东的客人。张效光紧紧握着客人的手说:“您的著作丰富了清华大学的馆藏,将对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挥重要的作用。”11月1日下午,这两位山东客人又来到北京大学,北大资源建设部吴洁女士说:“太好了,像这些专业的书籍对北京大学很有用,我们将很快登记注册,提供给专家学者们研究使用”。第二天、第三天,他们又相继来到中国钱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李明、齐密云馆长亲自接待了他们,接着,他们又来到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

        这两位山东客人就是钱币学家皮学齐及夫人王秀玲。

        几十年来,皮学齐共收藏了10余万枚各类钱币,10000余个不同品种。历经十余年的辛勤劳作,反复研究论证,几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国内第一部关于《中国钱币之最》专业论著,并在2012年7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钱币之最》是皮学齐在中国钱币学领域研究智慧的结晶,是他在中国几千年浩瀚的钱币苦海中奋力拼搏的成果,浸透了他的心血和汗水。

        《中国钱币之最》所涉猎的“钱币之最”跨越中国4000多年的历史,包括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朝代和年代,不同的制造方式;不同的质地,不同的形制,不同的货币单位;不同的钱文,不同的读法,不同的书法体例,不同的称谓,不同的铭纪,不同的使用性质;有子钱、样钱,也有母钱。同时,收进了个别与中国钱币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外国钱币。

        《中国钱币之最》创造了中国钱币研究的4个第一。全书分上、下卷,786页,约50万字,830余幅彩图,前言及内容提要均采用中英文,是一部可读性强、资料性强、收藏研究实用性强的专业论著。

        《中国钱币之最》共收录373个中国钱币之最,其中包括46个世界钱币之最,9枚母钱、10枚样钱、38枚国内外没收录过的脱谱钱。有114个稀有品种,153个珍贵品种,36个大珍品,7个无法定级的极品。每个“之最”单独一个条目,每个条目又从9个方面进行介绍。

        《中国钱币之最》是一部质地最多的钱币实物图谱。有:金、银、铜、铁、锡、铅、铝、镍、钯、铂、纸、塑、陶、牙、骨、木、竹、石、蚌、玉、贝、盐、茶、琉璃24种质地。

        《中国钱币之最》是一部钱币形制最多的实物图谱。有:圆形、环形、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多边形、椭圆形、蘑菇形、匙形、裤形、鱼形、贝形、踝形、船形、桥形、牌坊形、铲形、锸形、龟背形、针形、刀形、戈匕形、蹄形、饼形、梅花形、扇形、树形、元宝形28种形制。

        《中国钱币之最》是一部货币单位最多的钱币图谱。有:朋、釿、锊、锱、铢、爰、两、串、吊、缗、流、个、钱、枚、化、贯、刀、斤、仙、克、元、角、分、文、厘、毫26种货币单位。

        皮学齐告诉我们,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都应该是国家行为。一枚小小的古钱币,不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而且承载着那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一个时代的钱币,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古丝绸之路的研究,借鉴的大部分是古代钱币提供的信息。中国钱币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研究中国钱币,可以学习数十门类的学科知识。收藏和研究钱币,不但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操,修心养性,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皮学齐先后将《中国钱币之最》无偿捐赠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以及枣庄市博物馆、枣庄市图书馆、枣庄市档案馆、枣庄学院、枣庄一中、峄城区图书馆及部分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收藏,并在“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赠送给国内外贵宾。截止2013年3月底,他已无偿捐赠该书近千部、价值50万元。

    • 0
    • 0
    • 0
    • 2.5k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